随着高温天气持续不断,中暑成为夏季常见的健康问题。然而,很多人对中暑的认知仍停留在“头晕、乏力、出汗多”等表层症状上,却忽略了中暑对肠胃系统的严重影响。实际上,中暑不仅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,还会引发一系列诸如肚痛、腹泻等肠胃不适。
一、中暑为何会引发肠胃不适?
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,为了散热,血液会大量流向体表,这会导致胃肠道供血减少,从而减弱肠胃功能;同时,还会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,继而出现食欲下降、恶心、呕吐、腹胀等症状。此外,高温还会引起体内水分大量流失,造成血液浓缩,进一步影响肠胃蠕动,导致便秘或腹泻。因此,中暑是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肠胃并发症的,必须引起高度重视。
二、中暑引发的肠胃问题的典型表现
①恶心呕吐:高温导致的肠胃蠕动紊乱或由于胃肠道供血不足。
②腹泻或肚痛:肠道功能紊乱,导致消化不良或肠道菌群失调。
③食欲减退:高温影响胃液分泌,导致食欲下降或难以消化而引发腹胀。
④乏力、头晕:由于脱水和电解质失衡而使得身体能量代谢受阻。
三、和胃整肠丸——夏季肠胃健康的“守护者”
面对中暑引起的肠胃不适,及时调理和缓解至关重要。此时,可以服用一些肠胃药物进行缓解不适。而泰国经典肠胃药——和胃整肠丸,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,是夏季肠胃健康的“守护者”。它具有温中和胃,理气止痛的功效,一般用于邪滞中焦所致的恶心、呕吐、纳差、胃痛、腹痛、胃胀、腹胀、泄泻[1],对于因中暑而出现的腹胀、腹泻等不适的肠胃症状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。
发生肠胃不适时可温开水送服,成人每次4-6丸,每日3次。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、生冷、油腻食物,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。哺乳期妇女、前列腺肥大、青光眼患者、孕妇慎用[1]。
四、夏季防暑应从日常做起
预防中暑及肠胃不适的关键在于科学防暑,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防护:
1、避免高温时段外出:尽量避免在中午12点至下午4点之间外出,减少高温暴晒时间。若必须外出,应佩戴遮阳帽、太阳镜和涂抹防晒霜做好防暑准备。
2、饮食应以清淡为主:多吃富含水分的蔬菜水果,如西瓜、黄瓜、番茄等,避免高油高糖食物,以减少肠胃负担。
3、保证摄入充足水分:每日多要多加饮水,并做到少量多次饮用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而加重肠胃负担引发不适。
4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:适当进行慢跑、打太极等强度较小的运动,可以增强体质、提高免疫力。但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适度锻炼,避开较为暴晒的时间段。
5、备好防暑药品:建议家中可常备藿香正气水、和胃整肠丸等药品,以备不时之需。
中暑虽常见,但不可小觑。尤其是伴随肠胃不适时,更应及时调理,避免病情加重。掌握科学的防暑知识,合理应对中暑后的肠胃问题,是保障健康的关键。让我们从日常做起,守护肠胃健康,安然度过每一个炎炎夏日。
参考资料:
[1] 和胃整肠丸说明书